功能醫學幫助妳(你)找回健康!! 從根本解決健康問題的新思維
什麼是功能醫學?讓我用簡單的比喻說明
很常有個案問我:「為什麼我吃藥了,症狀還是一直反覆發作?」這個問題點出了傳統醫療和功能醫學最大的差異。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棵樹,傳統醫療通常關注的是緩解「枝葉」的症狀,而功能醫學更在意「根部」的原因。
功能醫學就像是健康偵探,不只問「妳(你)哪裡不舒服」,更要追查「為什麼會不舒服」的「原因」。透過詳細的問診、生活史評估和科學檢測,找出造成健康問題的根本原因。
功能醫學的核心概念:每個人都是獨特的
在我的實際經驗中,即使是相同的症狀,背後的原因可能大不相同。例如:兩位都有「慢性疲勞」的個案,一位可能是因為營養不足與腸道菌相失衡,另一位則可能是因為壓力導致荷爾蒙失調。這就是為什麼功能醫學強調「個人化」的重要性。
我會從以下幾個面向進行全面性評估:
基因背景、生活環境、飲食習慣、運動情況、睡眠品質、壓力程度、情緒狀態等
為什麼要做功能醫學檢測?
傳統健檢可能告訴妳(你)「一切正常」,但妳(你)仍感覺不舒服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功能醫學的檢測更細膩,關注的不只是「生病」和「健康」的界線,更注重「最佳」的狀態。
以飲食規劃為例:
-傳統醫學:六大類均衡飲食,奶、蛋、堅果、蔬菜、水果等,但台灣很多人對奶、蛋過敏。
-功能醫學最佳值:血液營養元素檢查與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,制定個人化的飲食。
以膽固醇為例:
-傳統醫學:只看膽固醇的「量」
-功能醫學:還看膽固醇的「質」(真正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兇手)
這種差異可能就是妳(你)總是感覺「不夠好」的原因。
功能醫學如何改善健康?實戰案例分享
分享一個真實案例:個案A常年受到過敏、腸胃不適和疲勞困擾。傳統檢查都說沒問題,但透過功能醫學檢測發現:
1. 腸道菌相失衡
2. 某些食物過敏
3. 基礎營養維生素D、鎂明顯不足
4. 壓力荷爾蒙過高
針對這些發現,制定了個人化的改善計畫:
– 調整飲食改善腸道健康
– 補充適當營養素
– 建議壓力調節方式
– 規劃適合運動計畫
三個月後,個案A的症狀明顯改善,重拾健康活力。
誰適合進行功能醫學評估?
如果妳(你)有以下情況,建議可以考慮功能醫學:
1. 長期身體有不舒服的症狀,如:皮膚過敏、起疹子、睡不飽、莫名變胖等,但傳統檢查正常
2. 現有治療效果不理想
3. 想要預防疾病,追求最佳健康狀態
4. 有家族病史,想及早預防
5. 對個人化醫療有興趣
給想嘗試功能醫學的妳(你)一些建議
1. 找對專業人員很重要
– 要有正規認證的功能醫學醫師或營養師
– 正確的科學檢驗支援
2. 做好心理準備
– 改變需要時間和耐心
– 可能需要調整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
3. 保持開放心態
– 功能醫學強調生活型態的全面改變
– 症狀改善是循序漸進的過程
預防勝於治療
功能醫學的精神就是「預防勝於治療」。與其等到生病才就醫,不如及早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,做好預防工作。畢竟,健康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,值得我們投資和經營。記住,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,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健康方案。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之路,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