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你找回好體質🍴

別再把流感當感冒!教妳(你)打造超強人體防護罩

文章導覽

當氣溫逐漸下降,感冒季節來臨,人潮眾多的場所如學校、辦公室等公共場所,受感染的風險也漸漸升高。尤其在入秋季節轉換之際,免疫力下降時,我們更容易感染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疾病。這時候,除了勤洗手、戴口罩、保持室內通風外,從內部提升免疫力也相當重要。另外,補充助於平衡免疫的益生菌不僅能夠改善腸道健康,還能強化自我的防禦力。

流感季節來臨,這群人要注意

根據疾管署的資料,流感的高峰期在每年秋冬季節,在11月到次年3月,會有較大規模的人受感染。與普通感冒不同的是,流感症狀通常來得更突然且嚴重程度提高,危急的話可能有引發肺炎、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可能。

而哪些族群該特別注意呢?所有年齡層都可能得流感,但65歲以上長者、嬰幼兒、孕婦及慢性病病人等高危險族群,一旦感染後容易引起併發症,甚至導致死亡,因此更須提高警覺。

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差別

項目流感一般感冒
致病原流感病毒(A、B病毒)約有200多種病毒可引起,
影響範圍全身性呼吸道局部症狀為主
發病速度突發性突發/漸進性
主要臨床症狀「一燒(發燒)」、「二痛(頭痛、明顯肌肉痠痛)」、「三疲倦」、咳嗽、流鼻水、喉嚨痛喉嚨痛、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
發燒高燒3-4天少發燒,僅體溫些微升高
病程約1-2週約2-5天
併發症可能併發肺炎、心肌炎、腦炎、神經症狀(雷氏症候群)等少見(中耳炎或肺炎)
傳染性高傳染性傳染性不一

以上資料參考:衛福部疾病管制署

提升自我「防護力」,從「三餐」開始

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裡面含有多達70%的免疫細胞。透過飲食保持腸道菌相的平衡,是每天最直得的投資。

足夠的膳食纖維攝取:膳食纖維是「好菌」的食物,當膳食纖維攝取足夠時,腸道就能養出更多的「好菌」,因此建議多攝取當季蔬菜與根莖類,如白蘿蔔、芥藍菜、菠菜、高麗菜、山藥、蓮藕和南瓜等

補充發酵食物:發酵食品含有益生菌,適量攝取味增、泡菜、優格、優酪乳、天貝等發酵食物,為腸道補好菌。

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:維生素D與免疫系統密切相關,乾香菇、黑木耳、鮭魚等皆富含維生素D。補充Omega-3脂肪酸:Omega-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效果,對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也非常重要。如亞麻籽、奇亞籽、鯖魚、鮭魚、夏威夷果、核桃。

植物性飲食:研究指出,多樣化的植物性飲食能增加腸道中有益菌的多樣性。因此每天的飲食中,可提醒自己補充「多種顏色」的蔬果,另外也可以用毛豆、黑豆、豆漿、豆腐來取代部分的肉類。

不小心生病了,該如何提升「自癒力」

如果還是生病了,該怎麼辦?除了趕緊就醫及適當的休息外,飲食中的營養素也能成為我們的後援,幫助縮短病程,例如,維生素C、鋅、維生素D等。

此外,可透過補充一些免疫調節的益生菌。不同的益生菌對健康的好處也不盡相同,舉大家最耳熟能詳的「AB優酪乳」與「LP33優酪乳」做例子,A菌與B菌主要是調整消化道機能,而LP33菌則是調整體質提升保護力。所以大家可在這秋冬季節,挑選一些「免疫調節」的益生菌保健品

當我們生病時,首要還是要趕緊尋求醫師的建議,依照醫囑服藥,用來對抗細菌或病毒,緩解不適症狀。而,益生菌則是透過調理體質,從根本提升自我防護力,減少疾病的發生。兩者相輔相成,在需要時適當使用藥物的同時,透過益生菌的補充來強化身體的防護能力,讓妳(你)不僅能更快康復,還能減少未來再度感染的風險。

分享這篇文章給更多人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文章導覽

庭妮營養師

專注於協助民眾調整體質,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個案覺察身體失衡問題,逐一調整,幫助身體恢復內分泌平衡,再佐以專業的飲食指南,陪伴個案重拾健康、成功減重,同時養成新的健康生活型態。

你可能也喜歡